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蟾蜍(癞蛤蟆)的相关内容,包括其毒性、中毒案例、如何处理以及相关的误区。文章提醒人们不要轻信土方,不要擅自烹食蟾蜍,同时提醒关于泥鳅和鱼胆的误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蟾蜍的毒性及中毒案例
蟾蜍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之一,其全身含有剧毒。近期海南省文昌市发生一起因食用擅自捕捉的癞蛤蟆导致中毒的事件,其中1人死亡。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中毒案例,提醒人们蟾蜍的毒性强烈且致命。
关键观点2: 蟾蜍毒素的特点
蟾蜍的毒素存在于其全身,包括腮腺、皮肤腺、肌肉、肢爪、肝脏、卵巢等。一般烹调法不能破坏其活性,煲汤煮沸也不能完全灭活。中毒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急促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关键观点3: 误食蟾蜍后的处理
一旦发生食用蟾蜍中毒,应立即催吐以减少胃肠道的吸收,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同时提醒人们不要轻信土方,不要擅自烹食蟾蜍,对于一些民间的误区如吞泥鳅清宿便、生吃鱼胆明目等也要避免。
关键观点4: 其他注意事项
文章还提醒人们注意其他与蟾蜍相关的事项,如蟾蜍毒素的耐热性、不能通过高温烹饪完全去除毒性等。同时强调了不要轻信武侠小说中的虚构情节,以及擅自食用其他有毒生物的风险。
文章预览
开平广播电视台 新闻报料|宣传推广|活动策划 加小编微信:kptvxmt 关注 日前 海南省文昌市3名村民 在文城镇一家饭店 食用擅自捕捉的 癞蛤蟆 后出现严重中毒 1人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 事实上 食用癞蛤蟆中毒、致死的案例并不罕见! 2021年 惠州一儿童和小伙伴们玩起了“火烤蟾蜍”的游戏,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个孩子竟然吃起了烤蟾蜍,导致中毒。所幸经过救治,孩子最终脱离生命危险出院。 2018年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曾披露一起个人捕捉并食用癞蛤蟆而造成家庭聚餐5人集体中毒,其中1人死亡的案例。 蟾蜍含有的这2种毒素 剧毒无比! 癞蛤蟆,学名“蟾蜍”,粤语读成 “蠄蚷” ,属无尾目蟾蜍科,两栖动物。 蟾蜍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之一。 作为一种可入药的 剧毒之物 ,蟾蜍和毒蛇、蜈蚣、蝎子、壁虎被称为 “ 五毒 ” 。 蟾蜍 全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