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市药监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北京市推动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和《北京市促进临床急需药械临时进口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优化罕见病和临床急需药械供应保障机制。通过建立“白名单”制度,实现药品全程追溯,并鼓励源头创新,加速创新药械审评审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发布实施方案
北京市发布两个实施方案,旨在优化罕见病和临床急需药械的供应保障机制。
关键观点2: 白名单制度
通过设立“白名单”制度,对罕见病药品和临床急需药械进行管理,实现药品全程追溯。
关键观点3: 绿色通道建设
建立临床急需药械进口审批绿色通道,着眼在“快捷”,聚焦临床急需进口审批关键环节。
关键观点4: 鼓励源头创新
多方鼓励源头创新,加速创新药械的审评审批,以满足罕见病患者的用药需求。
关键观点5: 实施效果
新政策实施后,北京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已经成功申请并使用了一些罕见病新药,为患者带来了希望。
文章预览
日前,北京市药监局会同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和《北京市促进临床急需药械临时进口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9月20日,北京召开的“两区”建设医药健康领域任务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药监局局长、北京市两区办副主任曹巍回答医药经济报记者提问时说,此次北京出台的两个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了罕见病和临床急需药械供应保障机制。在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建设方面,本市立足“保障”,通过建立涵盖罕见病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流通、使用全过程的“白名单”制度,充分发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的区域优势,运用“保税备货”模式,实现罕见病药品“一次通关、多次出区使用”,推动由“人等药”向“药等人”的转变,缩短患者用药等候时间,保障品种数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