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材料分析与应用

北化工《ACS AMI》:新型的3D-G@rGO膜电极,用于高性能钾离子电池

材料分析与应用  · 公众号  ·  · 2024-08-08 16:56
    

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化工大学Ning Sun、徐斌教授团队通过自蔓延还原策略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三维石墨@还原氧化石墨烯(3D-G@rGO)复合薄膜,用于高性能钾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该材料能有效缓解石墨的体积膨胀,提高钾存储性能,并显示出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和速率能力。其中,3D-G@rGO-5:5电极在0.1C时提供高达452.8mAh g-1的可逆容量,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0.4%。该策略为制造具有高性能和高结构稳定性的石墨阳极提供了简单可行的途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钾离子电池因石墨体积膨胀问题导致循环稳定性和速率性能不佳,寻找有效的阳极材料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关键观点2: 研究目的

研究旨在通过自蔓延还原策略制备一种新型的三维石墨@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以提高钾离子电池的存储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关键观点3: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自蔓延还原策略,通过特定的制备过程构建了三维自支撑结构,并详细研究了不同比例的3D-G@rGO样品的结构和性能。

关键观点4: 研究成果

成功制备了三维石墨@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该材料具有出色的钾存储性能,高可逆容量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其中,3D-G@rGO-5:5电极表现出最卓越的性能。

关键观点5: 研究影响

该研究为制造具有高性能和高结构稳定性的石墨阳极提供了简单可行的途径,有望推动钾离子电池的应用发展。


文章预览

1 成果简介  石墨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被认为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钾离子电池(PIB)负极材料。 然而,由于钾离子的尺寸较大,钾离子在石墨夹层间的插层/脱插层会导致石墨体积急剧膨胀,从而导致循环稳定性和速率性能不佳。 本文, 北京化工大学Ning Sun、徐斌教授团队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期刊 发表名为“ Self-Propagating Fabrication of a 3D Graphite@rGO Film Anode for High-performance Potassium-Ion Batteries ”的论文, 研究 采用自蔓延还原策略,为 PIB 制备了柔性自支撑三维多孔石墨@还原氧化石墨烯(3D-G@rGO)复合薄膜。 三维多孔网络不仅能有效缓解石墨的体积膨胀,还能为钾储存提供大量活性位点,并允许电解质渗透和离子快速迁移。 因此,与原始石墨阳极相比,柔性 3D-G@rGO 薄膜电极大大提高了钾存储性能,在 0.1 C 时的可逆容量为 452.8 mAh g-1,循环 100 次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