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老钱日日谈

我们为什么讨厌精英?

老钱日日谈  · 公众号  · 社会 科技自媒体  · 2024-11-27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优绩主义社会下大众情绪中的反建制、反精英、反成功学的情绪,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时代背景。文章引用了《精英陷阱》一书,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和观察,揭示了优绩主义社会下的不平等和阶级冲突。文章指出,优绩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将中产阶层排除在外,同时剥削精英阶层,导致中产阶层和精英阶层之间的敌意和冲突。文章还讨论了优绩主义如何形成和运作,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提出了逃离优绩主义陷阱的可能性,并强调了团结起来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优绩主义社会下的反建制、反精英、反成功学情绪

这种情绪源于对优绩主义社会下不平等的深刻认识,认为社会机会被精英阶层垄断,中产阶层和普通人受到排斥和剥削。

关键观点2: 优绩主义社会的运作方式

优绩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将中产阶层排除在优势之外,同时精英阶层也感到压力重重,受到制度本身的不平等和负担的剥削。

关键观点3: 中产阶层与精英阶层之间的冲突

中产阶层感到被精英阶层排斥和剥削,精英阶层则担心失去社会地位,对中产阶层持优越感和疏远态度。

关键观点4: 逃离优绩主义陷阱的可能性

文章提出,通过政治协商和团结,可以设计出重建民主社会和经济秩序的方针政策,从而逃离优绩主义陷阱,让所有人受益。

关键观点5: 团结起来应对挑战

文章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呼吁不同阶层的人们共同面对优绩主义带来的挑战,建立跨越阶层的联盟,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文章预览

这两年,我能越发感受到大众情绪中充斥着一种反建制、反精英、反成功学的情绪。它随处可见:网红博主塌房、各平台评论区、挂路灯,甚至是大洋彼岸的大选。 这种情绪源于何处? 我近期看到的比较好的解释,来自耶鲁大学法学院马科维茨写的《精英陷阱》,本文转载自这本书的「引言」一章,我觉得它很好地回答了上述情绪洪流的时代背景。 2015年5月,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班邀请我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同许多人一样,我一直在思考美国经济的不平等问题。因此,我决定在演讲时将这些精英毕业生所承袭的优渥资源与普通美国人所能分配到的有限资源进行对比。我原本设想的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说教,提醒毕业生们不要只想着谋取个人利益,而是要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为公众利益积极服务。 然而,当我坐下来准备写演讲稿,想象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