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如何找到有社会意义且高质量的研究选题,通过关注社会热点和反思刻板印象等方法来挖掘研究价值。文章还提到了三个具体的选题方法:反刻板印象法、刻板印象过程化以及二者结合法,并给出了周敏教授的研究案例。最后,文章强调了选题策略的重要性,并推荐了一个论文写作和发表训练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质量且有社会意义的选题并不难找
可以通过关注社会热点、结合学术前沿来挖掘研究价值。
关键观点2: 反思刻板印象是找到研究选题的好方法
通过对刻板印象的反思,可以提出高质量的研究选题。
关键观点3: 三种具体的选题方法
包括反刻板印象法、刻板印象过程化以及二者结合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高效找到合适的研究选题。
关键观点4: 周敏教授的研究案例
通过综合两种方法确定选题的案例,将“亚裔美国人为什么这么优秀?”这一标签反转后,再进行过程化研究。
关键观点5: 论文写作和发表的策略和技巧
文章提到了《寒假论文写作和发表训练营》,通过这个训练营可以学习选题的策略、论文的拆解和仿写、AI协作、底层逻辑以及投稿发表等技能。
文章预览
大缸第972期 文字/孙宇凡 校订/黄倩倩、兰雅婷 排版/子晨 如何找到有社会意义且高质量的研究选题呢? 很多同学对此感到迷茫。求学阶段,我们的选题可能是导师给的、或者来源于某个既定的研究项目。但是,当我们需要独立寻找选题时,却不知从何下手。我在上课时,经常把这种问题称为 “人质综合症” ——因为习惯了完成被指派的任务,像个“研究人质”,一旦需要自主选择课题,就失去了方向感。 实际上,高质量且有社会意义的选题并不难。举个例子,我在撰写公众号文章时,常结合社会热点与学术前沿,将公共事件转化为教育学、传播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的研究话题。不论是“姜萍事件”“麦琳李行亮事件”,还是“川普当选”或“安倍遇刺”,我都可以通过 教育学、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视角 挖掘出更深的研究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