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钛酸锶SrTiO3衬底的单晶胞FeSe薄膜 (1 uc FeSe/STO)界面处,观察到的超导转变温度 (Tc)的显著增加,引起了界面效应的大量研究。尽管这种高超导转变温度 Tc与电子-声子耦合electron–phonon coupling (EPC)有关,但微观耦合机制及其在超导中的作用,仍然难以捉摸。 今日,美国 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Hongbin Yang,Xiaoqing Pan等,在Nature上发文,利用动量选择高分辨率电子能量损失谱,原子分辨表征了FeSe/STO界面的声子。 研究发现了新的光学声子模式,在75–99MeV能量范围内与电子强烈耦合。这些模式的特征,在于界面双TiOx层中的氧原子和STO中顶端氧的平面外振动。 结果还表明,1uC FeSe/STO的电子-声子耦合EPC强度和超导能隙,密切关涉于FeSe和TiOx终端STO之间的层间距。 这些发现,揭示了界面电子-声子耦合EPC的微观起源,并为在FeSe/S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