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独游作者的科幻作品《最后的演奏》,主要描述了两个角色米翁和奔奇在末日背景下的互动和演奏。文章中涉及了复杂的声学机制、空间场频率上升、末日倒计时和引力潮汐等科幻元素。同时,文章也是北京大学科幻协会以「爆炸」为主题征文的参赛作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米翁和奔奇的角色设定和互动
文章中主要描述了米翁和奔奇两个角色的设定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包括米翁对奔奇演奏的评价、奔奇对空间场频率上升的感受以及他们最后的演奏等。
关键观点2: 科幻元素的运用
文章涉及了复杂的声学机制、空间场频率上升、末日倒计时和引力潮汐等科幻元素,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末日背景下的科幻世界。
关键观点3: 作品的主题和背景
文章以「爆炸」为主题,描述了在这个末日背景下两个角色的生存状况和挣扎,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观点4: 投稿作品的征文信息和参赛须知
该作品是北京大学科幻协会的征文参赛作品,截稿日期为2024年10月9日23:59。文章末尾提供了投稿的详细信息,包括征文的具体规则、奖品设置和投稿方式等。
文章预览
入围作品展示 - 作者:独游 《 最后的演奏 》 (全文共2049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你还想继续练习吗?”米翁问道。 奔奇振动了一下金属“琴弦”,被紧挨着的米翁的“触角”所感知。米翁体内连接“触角”的弦随之振动,将奔奇的声音根据频率分成不同的部分,再将之送入米翁的听觉中枢——那是一组由纵横交错的金属弦组合而成的声学机关。随后,这些信号被数根更细的弦传输进米翁的“大脑”。这个更为复杂的声学部件复合体永不停歇地震动着,米翁的意识回荡在其中,直到他的死亡。 “为什么不呢?”米翁理解了奔奇的语言。于是,他伸展开自己的30 多根“触角”和四张“鼓膜”,连接在了奔奇的十数根“琴弦”上。 奔奇有些惊讶:“我以为你们这样的古代长者都厌恶‘膜’。” “弦乐和膜乐的冲突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激烈。”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