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冰点周刊

冰点 | 24年前他从家里挖出一具骸骨,开始了寻找抗日烈士的岁月

冰点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24 08:2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讲述了赵亚飞从自家挖掘出烈士遗骨开始,为烈士寻找家人的故事。他通过不懈努力,成功为几位烈士找到了家人,并对此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时间。同时,他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包括家人的不理解、社会的质疑等。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继续为烈士寻找亲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赵亚飞为烈士寻亲的过程和付出

赵亚飞从自家挖掘出烈士遗骨,开始了漫长的为烈士寻找家人的过程。他面临着各种困难,包括资料缺失、家人反对等,但他坚持不懈,成功为几位烈士找到了家人。

关键观点2: 赵亚飞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在寻找烈士家人的过程中,赵亚飞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包括家人的不理解、社会的质疑等。他不得不与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作斗争,同时也需要应对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和质疑。

关键观点3: 赵亚飞对烈士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尊重

赵亚飞通过挖掘和整理历史资料,帮助烈士寻找家人,表达了对烈士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行为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思,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历史的珍贵和烈士的英勇。


文章预览

1993年,赵亚飞从自己的家里挖出了一具骸骨。之后,他的生活就和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24年来,他只做了一件事, 为当地发现的烈士遗骨寻亲。 年近不惑,他还没有结婚,几年前,女朋友跑了,因为 他“没钱、没楼、更没像样的事做”。 对着镜头,他有些不甘地说:“我想对我曾经的女朋友说,我也是有价值的。” 你怎么看赵亚飞和他做的事?或者你有没有此类线索?欢迎给“冰点”(微信公众号: bingdianweekly )留言。 ▎ 全文共 4134 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用24年对抗遗忘 记者 | 江山 编辑 | 陈卓 从北京回来后,赵亚飞终于成了当地的“名人”。   在此之前,这个身材矮小,喜欢宅在家里的38岁男人是山西左权县上口村里最默默无闻的人。他花了24年时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