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解放日报

越剧《我的大观园》:陈丽君版宝玉为何不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 睡前分享

解放日报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25-02-07 21:1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越剧《我的大观园》及其相关话题。文章提及了越剧界的现状,包括呼唤第三代越剧新型人才的破茧而出,以及越剧表演艺术在舞台艺术新气象中的表现。文章还提到了越剧《我的大观园》的创作过程、导演和舞台美术设计,以及新生代越剧演员的表现。同时,文章还引用了黄佐临的戏剧观,强调在简约舞台上对演员表演的高要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越剧《我的大观园》开启了新一年的舞台艺术新气象。

该剧是越剧界的现实话题之一,呼唤第三代越剧新型人才的崛起。

关键观点2: 越剧诞生于嵊州,从最早的“落地唱书”到女子越剧,时代成就了以“越剧十姐妹”为代表的偶像传奇。

越剧的黄金时代由老一代越剧女演员缔造,奠定了在中国戏曲乃至世界剧坛的地位。

关键观点3: 编剧罗怀臻对越剧怀有感恩之心,其创作与浙江小百花合作,见证了几代越剧明星的崛起。

罗怀臻认为表演艺术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代越剧演员需要适应新的舞台艺术要求。

关键观点4: 导演徐俊成功运用综合装置艺术打造了《我的大观园》的舞台美术设计。

舞台上景随人移的视觉体验充满中式美学的韵致,视觉设计也与演员表演相契合。

关键观点5: 新生代演员如陈丽君和李云霄的出现代表了新生代戏曲明星的标志。

他们不仅具备传统戏曲表演的扎实功底,还在流量时代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文章预览

一 2025年元月,越剧《我的大观园》开启新一年舞台艺术新气象。 还是在2022年,越剧改革80周年暨袁雪芬诞辰100周年,多场研讨会和纪念活动谈及一个现实话题——当下越剧界亟须新的一代崛起。这个话题延续至今,一直在被思考和探索。 越剧诞生于嵊州的地头田间,是从浙江的土壤上孕育出来的戏曲演唱形式。从最早的“落地唱书”到进入上海大码头后的女子越剧,时代成就了以“越剧十姐妹”为代表的偶像传奇。可以说越剧的黄金时代是由以“越剧十姐妹”为标志的老一代越剧女演员所缔造的,越剧也因她们而奠定了在中国戏曲乃至世界剧坛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以个人独创剧目而赢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称号的青年演员应运而生,形成了以“梅花奖群英谱”为标志的第二代越剧发展新时期。从以“十姐妹”为代表的第一个越剧四十年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