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982年10月,教育部93号文件正式批准成立。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中古史荐读|王尔:邦有道,亦可隐——东汉初年的隐逸风气与正统重建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07-29 09:25
    

主要观点总结

王尔在论文中探讨了东汉初年士人隐逸现象的盛行及其背后的意义。东汉王朝初立,出现了一批士人选择隐逸,这反映了皇权消长、政局波动、天命承接、个人崛起、风俗迁移等多重因素。士人因对东汉王朝的不信任、对光武帝政权合法性的怀疑以及对个人尊严的坚持而选择隐逸。光武帝采取“圣主不宾”的策略,容忍隐逸、鼓励守节,这不仅缓解了与士人的紧张关系,还推动了隐逸风气的蔓延,形成了“邦有道,亦可隐”的新观念。这一政策使得隐逸成为东汉重建正统的思想资源,并使得“隐”获得了独立存在的意义。论文还讨论了东汉士人对隐逸的正当化理解,以及这种观念如何影响了东汉社会的个体行为和观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东汉初年士人隐逸现象

东汉王朝初立,士人因对政权的不信任、对光武帝政权合法性的怀疑以及对个人尊严的坚持而选择隐逸。

关键观点2: 光武帝的“圣主不宾”策略

光武帝采取容忍隐逸、鼓励守节的策略,不仅缓解了与士人的紧张关系,还推动了隐逸风气的蔓延,形成了“邦有道,亦可隐”的新观念。

关键观点3: 隐逸的正当化理解

东汉士人将隐逸视为一种独立存在的意义,认为在“邦有道”时也可以隐逸,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

关键观点4: 隐逸对东汉社会的影响

隐逸成为东汉重建正统的思想资源,对东汉社会的个体行为和观念产生了影响,推动了东汉士人对个体价值的重新认识和追求。


文章预览

中古史中心|荐读  王尔《邦有道,亦可隐——东汉初年的隐逸风气与正统重建》(原载《史林》2024年第3期) 论文提要: 东汉初年,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大批士人隐逸,其背后蕴含皇权消长、政局波动、天命承接、个人崛起、风俗迁移的种种义涵。经历了两汉之际诸政权没有定数的竞夺,西汉士人带着谁是“猎者”的困惑,开始处理其与东汉王朝的关系。隐逸成为他们选择的一种方式。隐逸者多为西汉遗臣耆老,他们对年轻的刘秀集团并不信任,对后者建立新汉朝的合法性、对两汉承续关系多有怀疑,隐逸是他们宣示抵而不抗的一种姿态。选择出仕者与光武帝在政见上多有不合,又因谏诤而遭致排抑,唯有隐退方能保存尊严。面对众多士人的“不臣”,光武恩威并施,采取“圣主不宾”的策略,以容忍隐者、鼓励守节彰显自己“明王圣主”的品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