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大模型商业化进程中,营销领域的变革和AI的作用。营销成为大模型最快落地的场景,海内外AI营销领域的竞争正在加剧。文章以百度为例,介绍了其在AI营销方面的布局和成果,包括百度伴飞商业系统的推出、大模型在营销领域的应用、AI生成式广告的发展以及百度AI体系的建设等。同时,文章也提到了谷歌在AI广告业务升级方面的机会和成果,以及生成式AI对传统广告模式的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营销成为大模型商业化落地的最快场景。
大模型的应用使得营销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通过AI分析和挖掘数据,提高营销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观点2: 百度在AI营销领域的布局和成果。
百度推出了伴飞商业系统,应用大模型技术,提高营销效率;同时,百度也在探索AI生成式广告的发展,推出iRAG技术消除生成式AI商业化的绊脚石。
关键观点3: 谷歌在AI广告业务升级方面的机会和成果。
谷歌利用AI生成技术推出Performance Max,提升广告效果,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关键观点4: 生成式AI对传统广告模式的挑战。
生成式AI的出现为广告业务的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传统广告模式需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
文章预览
封面来源 | 企业供图 在各大厂商竞逐大模型商业化进程之时,营销悄然成为大模型最快落地的场景。 比如,AI营销领域跑出了年内最强科技股。截至11月底,美股“AI应用大牛股”AppLovin年内累计涨幅超过700%,远超英伟达同期涨幅。原因是该公司提到,AI的助力让AXON 广告引擎不断改进,使其成为推动业务增长的重要催化剂。此外,最新消息显示,Open AI 正在努力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他们的CEO奥特曼考虑给 ChatGPT 加广告,还聘请了前 Google 广告负责人亲自操刀。此前,谷歌也在广告营销做了商业化探索。 而国内的百度,也在发力AI营销,一定程度上甚至走在了更前面。12月5日,2024百度热AI营销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商业系统全新升级为“百度伴飞”。 据介绍,该系统以文心大模型为底座,未来2年,将商业空间扩大到10倍,经营时间延伸到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