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核磁共振成像与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先后在大视场低分辨率宏观尺度活体观测与小视场高分辨率微观尺度离体观测上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然而,在连接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介观尺度上,由于光学像差、光毒性、组织散射、背景荧光干扰等物理限制,存在巨大的技术空白,使得当前研究难以在活体环境下同时观测复杂生命现象在器官、组织和细胞不同尺度上的时空异质性,极大地限制了脑科学、免疫学、病理学、药学等学科发展。 清华大学 戴琼海 院士团队早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支持下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介观活体显微成像研究,于2018年研制成功了国际首台亿像素介观荧光显微仪器RUSH,被誉为介观显微成像的先驱。然而这一系统复杂昂贵,并且仍然受到光毒性,三维成像速度慢等局限,仅能限于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