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评互联网
★☆用互联网服务于环境影响评价,推动环评信息化、资源共享、和技术分享。☆★
今天看啥  ›  专栏  ›  环评互联网

涉及生态环境敏感区时,如何理解“涉及”二字?

环评互联网  · 公众号  ·  · 2024-11-25 18:24
    

文章预览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清合(ID:txlread) 作者:汤贤乱 人体有敏感部位,生态环境有敏感区域,关系不到位,不宜触碰;必要性不强,不要“涉及”。 1 咱们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同一个词语,不在的行业领域有着各自的意思,比如“渗透”,环境专业和军事专业就截然不同;又比如“质量”,环境学和物理学上的意思也各异。 就算同一领域,不同语境下的不同人,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基本可信”“原则可行”,有些人认为至少是肯定的结论,而有些人揣测后就是不可信、不可行,由此还经常引发歧义和争执。 为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许多文件法规和规范标准,一般都会规定“名词术语”,以精确表达某种意思并形成共识。譬如“近岸”“生态敏感区”等。 如果是“重大变动”这种涉及范围广阔的,还要专门印发清单来界定。 当然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