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在A股市场的牛熊周期中,主动投资在近年来面临挑战,但一些基金经理通过深度研究、灵活策略、严格的风险控制等方法,展现了主动投资的活力。这些基金经理中,赵晓东、徐彦、杨鑫鑫、缪玮彬等,在各自的管理期内,通过不同的投资风格和策略,实现了良好的业绩和风险控制,展现了主动投资的多样性。文章从各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业绩、行业配置、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强调了投资需要长期可持续、可复制、可积累的业绩,以及对基金经理能力、心性和定力的要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主动投资的活力
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基金经理通过主动投资,实现了不对称性收益,展现了主动投资的活力。
关键观点2: 基金经理的多样化策略
不同的基金经理通过不同的投资风格和策略,如深度价值、灵活变通、宏观择时等,实现了良好的业绩和风险控制。
关键观点3: 长期可持续的业绩要求
投资需要长期可持续、可复制、可积累的业绩,这对基金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观点4: 对基金经理的要求
基金经理需要具备卓越的能力和坚定的心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保持投资的一致性。
文章预览
在A股历史上,往往5~7年就是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 2019、2020年的核心资产牛市后,近些年低迷的市场环境,并没有为基金经理提供特别有效的贝塔。 随着超额收益的获取越发困难,被动投资越来越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主动投资在2024年迎来了一个“悲观”的质疑:主动投资还有生命力吗? 得说,答案是确定的。 在2024年的年度盘点中,我们其实看到了很多基金经理仍在微观处积极有所为,尤其是一些我们长期关注的老将也带来了惊喜。 当然,从业多年近三年才崭露头角的“中生代”选手,业绩也很 耐看 。 霍华德·马克斯在2022年一次备忘录上曾经写道, “ 具备实现不对称性所需技能的管理人是特别的,因为他们能够从市场上涨以外的因素中获得良好的收益。 主动型投资业务的核心完全在于不对称性。” 在霍华德看来,当投资者可以重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