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我国理财业的发展状况和立法思路的局限性,提出了完善理财法律体系的总体思路。文章指出,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情,明确理财业的市场定位,提供全方位法律保障。在投资端和募资端都需要有相应的市场定位,并基于这些定位完善法律体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理财业发展现状和立法思路的局限性
文章介绍了我国理财业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历史原因造成的立法体系局限、市场定位狭窄以及《资管新规》的发布对理财业的影响等。
关键观点2: 国际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文章通过对比国际上的资产管理业立法思路和市场定位,提出了我国理财业应借鉴的国际经验,包括投资领域的开拓、募资端的投资者客户开拓、集团化发展等。
关键观点3: 我国理财业市场定位的重塑
文章提出了我国理财业应明确立体化市场定位,包括投资端的投资领域定位和募资端的投资者定位。并指出理财业应基于新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理财子公司的多方面专业优势。
关键观点4: 完善理财法律体系的总体思路
文章提出了完善理财法律体系的总体思路,包括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前瞻未来的趋势、做好与相关法律法规修订的衔接工作等。并强调了修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和制定一系列配套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重要性。
文章预览
作者| 中邮理财联合课题组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22期 在《理财业高质量发展与立法研究》成果连载之二中,笔者提出,按照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要求,必须推进理财业高质量发展,在完成合规转型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在成果连载之三中,笔者进一步提出,推进理财业的业务转型,需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理财产品的投资领域从狭窄化向多元化转变;二是理财产品的客户开拓从储蓄化向多渠道化转变;三是理财产品的运作方式从模式化向弹性化转变;四是理财产品的组织形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而要实现上述四个转变,保障理财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还需完善理财业法律体系。其中,首要的便是转变立法思路。 境外与资管业运行逻辑相适应的立法思路 在境外,银行系资产管理作为资产管理的支系,所遵循的运行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