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享了关于大模型LLaMA 3系列的开源影响以及相关技术的分析。LLaMA 3系列模型结构逐渐成为了Dense LLM模型的标准结构,预训练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并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来提升模型效果。此外,文章讨论了预训练阶段不同类型数据配比的重要性以及LLaMA 3.1 Post-Training的流程。同时,分析了LLaMA 3.1模型为何不使用MOE结构的原因,并探讨了LLaMA 3系列模型带来的影响以及小模型的崛起要素。文章还提到了合成数据进入实用化阶段和驱动大模型效果提升的三要素。最后,提供了技术交流群的邀请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LLaMA 3系列模型的结构与影响
LLaMA 3模型结构基本形成目前Dense LLM模型的标准结构,很多LLM模型结构都与此非常接近。LLaMA 3系列的开源对其它模型产生重大影响,包括闭源模型和开源模型的竞争态势。
关键观点2: LLaMA 3.1的预训练过程
LLaMA 3.1的预训练包括三个阶段:初始预训练、长上下文预训练和退火。过程中采用了增加非英语和数学数据比例、长文本数据对长序列进行训练等技术细节。
关键观点3: 预训练阶段不同类型数据配比的重要性
预训练阶段不同类型的数据配比对于大模型的效果至关重要。LLaMA 3.1报告披露了他们的数据配比方式。
关键观点4: LLaMA 3.1 Post-Training的流程
LLaMA 3.1的Post-Training流程采用了一些新模式,如RM模型的运用、拒绝采样、SFT和DPO模式的结合等。
关键观点5: 小模型的崛起要素
小模型的崛起依赖于预训练阶段增加训练数据数量和质量、模型蒸馏、Annealing Data等技术手段。
关键观点6: 合成数据进入实用化阶段
合成数据在Post-Training阶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提高模型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观点7: 驱动大模型效果提升的三要素
驱动大模型效果提升的三个要素是不断扩大模型和数据规模(Scaling Law)、增加数学、逻辑、代码这类数据的配比比例以及合成数据的应用。
文章预览
大模型智能|分享 来源 | NLP工作站 Llama3.1系列模型的开源,真让大模型格局大震,指标上堪比最好的闭源模型比如GPT 4o和Claude3.5,让开源追赶闭源成为现实。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篇俊林兄(@知乎张俊林)的一篇解读,主要对LLaMA3.1的模型结构、训练过程进行分享,并对其带来的影响、小模型要如何做、合成数据等方面谈点看法。 知乎原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2354435/answer/3572364267 Llama3.1 Paper: https://ai.meta.com/research/publications/the-llama-3-herd-of-models/ 01 LLaMA3模型结构 LLaMa3模型结构 LLaMa3的模型结构如上图所示,这基本已经形成目前Dense LLM模型的标准结构了,绝大多数LLM模型结构都与此非常接近。而很多采取MOE结构的LLM模型,其变化无非是把上图的FFN模块里的单个SwiGLU模块拓展成K个并联的SwiGLU模块,形成多个专家,再加上一个路由子网络来选择目前Tok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