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苏轼具备的这种能够在艰难困苦当中发现足可慰藉甚至欢愉之处的能力,当然是其所获名望的核心组成要素。无论是他效法陶渊明所擅之平静安然的诗风,还是他将瘴毒横行的荒凉之地形容成仙境,苏轼似乎从来不会让自己陷入灰心丧气的境地。” 原文作者 | [美]艾朗诺 本文出处 :《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作者:[美]艾朗诺,译者:赵惠俊,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4年8月 虽劳苦却有味 将自我聚焦于世间万物永恒不变的变化之上,并且从明月清风之类的寻常事物当中找到自我的满足,是苏轼在《赤壁赋》里提出的消解贬谪苦闷的方式。然而贬谪给苏轼带来的苦闷与困惑实在太过特别,因此这种方式往往并不足以让他完全克服谪居期间的寂寞与悲伤,他依然会时不时地陷入抑郁消沉。 比如第三次在黄州经历寒食节的时候,他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