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国企金融类股权的问题。随着政策的调整,国企对于金融类股权的持有受到了限制和约束。金融类股权的清理优化成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非上市且分红能力和增值潜力较低的金融类股权可能会变得无人问津,地方控股投资类平台应勇于整合辖区内的金融资源。政策部门要求聚焦主业,限制了国企非主业投资,金融类业务要与产业发展结合,服务于实体经济。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政策对国企持有金融类股权的限制和调整
政策部门多次要求国企严控非主业投资,聚焦主业实业,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这意味着后续金融机构将很难再引入央企等战略投资者。
关键观点2: 金融类股权清理优化的动机
金融类股权清理优化的动机是为了聚焦主责主业,提高投资效益,优化资产结构。满足“5年以上未分红、长期亏损、非持续经营”等标准的金融类股权属于清理优化对象。
关键观点3: 哪些金融类股权需要被清理
需要被清理的金融类股权包括负面清单中的“5年以上未分红、长期亏损、非持续经营的低效无效参股股权”和“与国企职责定位严重不符且不具备竞争优势、风险较大、经营情况难以掌握的参股投资”。而那些控股投资类国企持有的金融类股权问题应该不大,主要职能是整合辖区内的金融资源。
关键观点4: 地方控股投资类平台的作用
地方控股投资类平台应勇于站出来填补空白,整合辖区内的金融资源。这类平台通过整合金融资源,协调金融资源服务地方战略需求,与产业类国企持有的金融类股权进行区分。
关键观点5: 金融类股权的价值变化和市场前景
随着金融风险逐步暴露和金融类业务受到更大程度和力度的约束,金融类股权的流动性下降,其价值大幅下降。非上市且分红能力和增值潜力较低的金融类股权在市场上可能会变得无人问津。
文章预览
导读: 那些非上市且分红能力和增值潜力较低的金融类股权,很大可能会在市场上变得无人问津,此时地方控股投资类平台应勇于站出来填补空白,整合辖区内的金融资源。 【正文】 一、 引言 (一)国资委要求“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2024年6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意味着央企后续在投资入股金融机构方面会面临比较大的约束和限制,即后续金融机构将很难再引入央企等战略投资者。 (二)“国央企清理优化存量金融类股权”已经在进行中 公开信息显示,国央企对金融类股权的清理优化步伐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便明显加快。例如,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