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晨间科普 | 雾凇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公众号  ·  · 2025-02-07 07:30
    

文章预览

琼敷缀叶齐如剪,瑞树开花冷不香”。最近,我国多地陆续进入观赏雾凇的最佳时节。 雾凇是如何形成的? 雾凇是形成于树枝、电线或其他物体上的白色、疏松的微小冰晶或冰粒, 它的出现需要足够低的气温和较大的空气湿度。 雾凇可以分为两类 雾凇可以分为晶状雾凇与粒状雾凇两类。 晶状雾凇 出现在气温低于零下15摄氏度并且有雾、微风的天气里。空气中的过冷却雾滴蒸发变为水汽,随后凝华在树枝等物体表面的冰晶上,冰晶不断增长,形成雾凇。晶状雾凇的结构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粒状雾凇 则形成于气温零下8摄氏度至零下2摄氏度、有浓雾、风速较大的天气里,雾滴冻结时仍保留着原来的粒状外形。 在冬季晴朗的夜里,地面辐射冷却作用较强,气温迅速下降, 有利于雾凇的形成,因此清晨最适宜观赏雾凇。 中午气温升高后,或遇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