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期媒体报道了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中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指标调整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卫生部对此进行了回应。文章介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特性及食品中的安全标准,以及速冻面米食品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关系。同时,文章对比了新旧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并介绍了新标准征求意见的情况和一些国际组织及国家冷冻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的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和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通常大于10^5菌落数/克时可产生致病性肠毒素,常规烹饪等处理方式不能破坏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关键观点2: 速冻面米食品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关系
速冻面米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繁殖,但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我国现行标准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采用的是一个样品检测来判定产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这种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与国际上有明显差距。
关键观点3: 新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
新标准采用了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的微生物分级采样方案,用多个样品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限量指标与ICMSF基本一致,更加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
关键观点4: 国际组织及部分国家冷冻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的信息
文中列出了部分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针对冷冻食品的不同微生物指标和限量规定,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文章预览
近期,相关媒体报道了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指标调整问题,引起舆情关注。卫生部高度关注媒体反映的问题,对标准有关情况进行了研究。有关情况如下: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加热80℃,30分钟可被杀灭,通常大于10 5 菌落数/克时可产生致病性肠毒素,常规烹饪等处理方式不能破坏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适宜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食品主要为乳制品、蛋制品、肉制品等,因此在上述食品的有关安全标准中规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的相关要求。 速冻面米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肠毒素,但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繁殖。我国《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