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FIRST纪录片实验室七年成果展示,支持了多个纪录片项目,涵盖了不同议题和创作背景。包括报名项目概述、评审成员介绍、入围项目展示、纪录片日活动安排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FIRST纪录片实验室七年成果
支持了共计21部纪录长片项目,其中多部已上映或处于后期制作阶段。
关键观点2: 报名项目丰富
今年收到96份有效报名,涉及时代性与公共性议题,展现创作者广阔的视野和茂盛的创作欲。
关键观点3: 评审及入围项目展示
介绍了李博、马莉、梁君健等评审成员的背景及作品。入围的四个发展中项目展现了纪录片创作的各种可能,体现了电影人直面复杂的勇气。
关键观点4: 粗剪项目与公共教育工作坊
粗剪项目开设第二年,入选作品潜力无限。同时,FIRST纪录片实验室推出公共教育工作坊,旨在拓展纪录片创作的新观念,找寻虚构影像艺术手段介入现实的必要性和方法。
关键观点5: 纪录片日活动
7月23日迎来‘FIRST纪录片日’,活动包括展映、粗剪工坊等,并将颁发专项支持金和证书,揭晓主竞赛单元荣誉。董洁担任纪录片日推介人。
文章预览
走过七年,FIRST纪录片实验室于苔原培土,于峭壁访花,携同各路合作伙伴,以及密切关注华语纪录片创作生态的电影人一道,支持了共计21部纪录长片项目。其中,《罗长姐》《冰上时刻》《旷野歌声》《石史诗》《一座桃花洞》已陆续和海内外的观众见面,而其他入选项目也处于不同的后期制作阶段。 今年,FIRST纪录片实验室收到了共计 96份 有效报名,其中包括 56个 发展中项目和 37个 粗剪项目。报名项目涉及了丰富的议题,兼具时代性与公共性,从私密的家史寻访,到对边缘人群的参与式的体验和调查,再到跨地域与国界的文化与历史探索,报名者广阔的视野和茂盛的创作欲都为今年的三位评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博 :剪辑师。代表作包括《锤子镰刀都休息》《塑料王国》《时光机》《武汉日夜》《孤注》等。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