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1月17日闭幕,期间众多中外名家名团进行了首演首站表演。文章回顾了艺术节中的亮点演出,包括皮娜·鲍什代表作舞剧《春之祭》、艾夫曼芭蕾舞团的新剧目等。同时提到了上海作为文艺码头的繁荣生态,吸引了众多外地观众前来观看,形成了文旅融合新业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艺术节概述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1月17日闭幕,是一场艺术盛会和文化盛宴,展现了中外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关键观点2: 名家名团首演首站
众多中外名家名团进行了首演首站表演,如皮娜·鲍什代表作舞剧《春之祭》、艾夫曼芭蕾舞团的新剧目等,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看。
关键观点3: 上海作为文艺码头的繁荣生态
上海具有当下颇为繁荣的文艺生态圈,吸引了众多演出团体和观众前来。外地观众增多,有的剧院门口设立行李寄存专区,形成文旅融合新业态。
文章预览
人民大众的节日——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1月17日闭幕,11月16日起新民晚报连续三天推出聚焦“名家名团首演首站”“传统文化时尚表达”“人民节日人文景观”三个主题,回望今年6月起就以柏林爱乐上海首次驻演开启至今的艺术盛会、文化盛宴。 皮娜·鲍什代表作舞剧 《春之祭》 (非洲版)的中国首演且唯一一站,在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艾夫曼芭蕾舞团虽然近年常来中国,但是首次与东艺签订了5年合作协议并带来新剧目 《俄罗斯的哈姆雷特》 以及代表作 《安娜·卡列尼娜》 ;靳东担任团长的中国煤矿文工团首次抵沪上演话剧 《温暖的味道》 之后,又带来肢体剧 《俑立千年》 ……一个周末,单纯热爱舞剧和肢体剧的海内外观众就遭遇“甜蜜”的烦恼——众多中外名家名团 “首演”“首站”“首发” ,其中同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