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岩画,包括贺兰山岩画、通天河岩画、柴达木岩画、贵州岩画等。文章提到了岩画的历史背景、特点、分布地点以及内容解读。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岩画的发现经过、历史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岩画的概述
岩画是中国古代人类刻在石头上的生活日记,是沉淀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石刻史书。中国是岩画资源大国,从北到南,远古的先民们在岩石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关键观点2: 贺兰山岩画的特点
贺兰山岩画是知名度最高的岩画之一,分布丰富,人面像最具特色。有学者认为,贺兰山是世界上最集中、图形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此外,岩画也见证了贺兰山地区的人地关系演变和环境变化。
关键观点3: 通天河岩画的分布和内容
通天河流域拥有数量庞大、内容多元的岩画遗迹,岩画群如同大河之畔的古老而磅礴的“大河之书”。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岩画各有特色,内容涵盖生活场景、动物画像、符号等。
关键观点4: 柴达木岩画的地理特点
柴达木地区的岩画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脉和河谷台地上,人迹罕至,展示了古老而神秘的盆地风景。
关键观点5: 贵州岩画的特色
贵州岩画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无论是作画地点、风格、颜料还是图像大小、符号都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同时,贵州岩画也有其独特之处,如奇特的图像、用树枝描绘的线条等。
文章预览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岩画就是人类刻在石头上的“日记”,是沉淀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石刻史书”,目前仍有诸多秘密尚未破解。正如考古界的一句名言:“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中国是岩画资源大国,从北到南,远古的先民们在岩石上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今天地理君就来带你一起看看,这些早期人类的“生活日记”。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其东西宽50多公里,南北长200多公里,在塞北大漠将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界分在南北。 贺兰山脉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9月 摄影/杨宏峰 在这条峰峦叠嶂、岩壁险峭的山脉中,分布着极为丰富的岩画遗存。亿万年前形成的岩石,提供了刻画岩画的条件,稀少的降水量,使雨水对岩画的冲刷与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