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出现时间提前至距今8000多年,为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起源提供全新考古实证。遗址还保留了环壕、居址、墓葬、古水系等聚落要素,反映了长江中游典型的早期稻作农业远古村落样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古稻田遗迹的重大发现
在李家岗遗址发现了彭头山文化时期的古稻田遗迹,这一发现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前至距今8000多年,是澧阳平原古稻田探索的新突破。
关键观点2: 丰富的遗址发现
李家岗遗址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环壕、居址、墓葬、古水系等文化与生态景观的聚落要素,反映了长江中游典型的早期稻作农业远古村落样态。
关键观点3: 稻作生产模式的成熟
通过南部和北部的古稻田揭露,可以观察到较为成熟的稻作生产模式,显示了李家岗人的稻作生产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
关键观点4: 遗址揭示的聚落结构和人地关系
李家岗遗址的一系列聚落要素揭示了8000年前的李家岗人对自然景观的适应、利用及改造行为,是彭头山文化聚落形态和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进展。
文章预览
李家岗遗址灌溉沟及田块 湖南又有稻作农业起源重要新发现。1月18日,2024年度湖南考古汇报会在长沙举行。会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家岗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李意愿透露,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重大项目、常德澧县李家岗遗址发现了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一发现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把之前的发现向前推进了近2000年,是澧阳平原古稻田探索的新突破,为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起源及早期稻作栽培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考古实证。 李家岗遗址地理位置 此外,包括古稻田遗迹在内,李家岗遗址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环壕、居址、墓葬、古水系等文化与生态景观的聚落要素。这是彭头山文化聚落形态和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进展,立体呈现了长江中游典型的早期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