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描述了一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案例,患者为43岁男性,因回旋支中段重度狭窄而入院。手术采用介入治疗策略,使用多种球囊对病变进行预处理,最终用药物球囊对病变进行处理。术后患者情况良好,定期随访。文章还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的科室简介和专家葛均波、戴宇翔的介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病例特点
患者年龄较轻,单支病变,回旋支局部重度狭窄,需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后使用药物球囊处理病变。
关键观点2: 手术策略及要点
采用介入治疗策略,术前详细评估回旋支狭窄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长度,在预处理前后行IVUS检查,以判断预处理效果。对病变进行更好的预处理,以实现更好的远期获益。
关键观点3: 器械特点和使用技巧
使用小直径普通球囊进行预扩张,为刻痕球囊通过创造条件。使用如DK Score™冠脉刻痕球囊进行预处理,为后续支架或药物球囊的植入创造更均匀、更大管腔面积的有效扩张条件。
关键观点4: 专家介绍和科室简介
涉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的专家葛均波和戴宇翔的介绍,以及科室的简介和成就。包括在冠状动脉腔内影像诊断、复杂介入诊疗技术、新型器械研发等方面的成果。
文章预览
术者:戴宇翔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血管内科 患者信息( 男 43岁) 主诉: 胸痛两天 现病史: 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胸痛,胸痛性质为压榨性,不适部位在胸骨后,心前区,伴出汗、双肩疼,持续约30分钟后症状缓解,否认心悸、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厥等不适。昨日午间再发胸痛,行 症同前。遂至外院差CCTA提示LCX远端重度狭窄,建议行造影,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就诊。我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T波改变(T波在V5 V6导联低平、双相)左胸导联低电压。现为复查冠脉造影收入院。自患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史。 入院诊断: 术前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术前分析 患者左主干未见狭窄,前降支中段关闭不规则,第一对角支未见狭窄。左回旋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