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作者通过不同方式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包括频繁的视频通话、邮寄物品、微信转账和回家陪伴。然而,父母常常拒绝接受作者的心意,作者认为父母缺乏生命主体性意识,呼吁他们享受晚年生活,好好照顾自己。文章还介绍了作者对于如何更好地关照老年人的看法,并推荐了购买夜读集的方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通过不同方式尝试回报父母,包括视频通话、邮寄物品、微信转账和回家陪伴。
作者努力以各种方式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包括定期的沟通交流和实际物品的赠送等,尽管有时被父母拒绝,但他依然坚持做这些他认为应该做的事。
关键观点2: 父母常常拒绝作者的心意,作者认为根源在于他们节俭了一辈子的生活方式和缺乏生命主体性意识。
尽管作者想要尽力回报父母,但他发现父母往往拒绝接受他的好意。作者认为这是因为父母受穷和节俭了一辈子,缺乏生命主体性意识。
关键观点3: 作者呼吁父母享受晚年生活,好好照顾自己,并鼓励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认为父母应该享受生活,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他还呼吁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过上更富足的晚年生活。
文章预览
“ 好好吃,好好喝,每天开开心心的,乐乐呵呵的,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 ” 文 | 姚华松 “爸,我们到广州了。对了,我在你睡房的枕头下面放了3000块钱,你记得收好。”上周一晚上,我一到广州,就打了个电话给父亲。 “你又留钱,留钱给我干嘛呢。”父亲一个劲地责骂我。 “先这样,我洗澡去了。”我赶紧挂了电话。 这样的对话不止这一次,最近十年重复了很多很多次。父母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非常不易。如今我工作多年,经济上也相对宽裕了一些,当然到了我回报他们的时候。回报的方式有几种,有的有效,有的没效。 第一种方式是给他们打电话。每隔1-2天,我就会给他们打一次视频电话,时间从10分钟到半小时不等,拉拉家常。自三年前给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后,我基本上每天都隔着摄像头喊上几嗓子,与在庭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