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9月底以来信用债市场的两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包括机构行为、交易结构、分期限和分主体评级的表现,以及折价成交的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信用债市场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权益市场大涨,信用债流动性欠佳;第二阶段权益市场震荡调整,信用债收益率、利差大幅压缩。
关键观点2: 机构行为特点
在非金信用债方面,负债端不稳定的基金公司在利差走阔时大幅减持,而在利差压缩时净卖出收窄;二永债方面,基金公司先卖出后买入,其他产品和银行则呈现出不同的买卖趋势。
关键观点3: 交易结构特点
城投债成交变得活跃,与非金产业债相比,城投债的成交占比在上升。此外,不同期限和主体的非金产业债和城投债的成交特点也有所不同。
关键观点4: 高折价成交情况
主要发生在特定日期和地区,非金产业债中的某些行业是近期高折价成交的主要行业。此外,文章还提醒了数据统计可能有遗漏,宏观经济和信用风险事件的发展可能存在超预期的情况。
文章预览
9月底以来,信用债市场大致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9.26~10.10),权益市场大涨,负债端调整,而信用债流动性欠佳,收益率、信用利差大幅走阔。第二阶段(10.11~10.22),权益市场震荡调整,增量政策以化债为主,信用债收益率、利差大幅压缩。 9月底以来,信用债市场大致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9.26~10.10),权益市场大涨,负债端调整,而信用债流动性欠佳,收益率、信用利差大幅走阔。第二阶段(10.11~10.22),权益市场震荡调整,增量政策以化债为主,信用债收益率、利差大幅压缩。 两个阶段中,信用债的交易有何变化?又有什么特征? 机构行为: 非金信用债方面,利差走阔时,负债端不稳定的基金公司大幅减持,理财、货基和其他产品类承接了大部分抛压。利差压缩时,基金净卖出收窄,证券公司、股份行和城商行净卖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