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该设施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也是“国之重器”。经过10年的酝酿和5年的建设,已建成世界上台面尺寸和载重量最大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和世界首套可移动水下振动台台阵。该设施可以真实复现人类记录的所有地震活动,为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减灾技术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设施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首先介绍了该设施的背景和重要性,这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的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能为重大工程抵御自然灾害、减轻灾害风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大幅提升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关键观点2: 设施的建设与特点
该设施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建设历时5年,包括地震模拟振动台、水下振动台台阵等,是世界上台面尺寸和载重量最大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和世界首套可移动水下振动台台阵。
关键观点3: 设施的功能与应用
该设施可以真实复现人类记录的所有地震活动,为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减灾技术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找到提高工程结构抵御地震的方法。
关键观点4: 设施的验收与认可
该设施通过了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建设坚持自主创新,整体试验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观点5: 未来的发展方向
该设施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在试验理论创新、顶尖人才培养以及服务重大工程等方面取得世界一流成果,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预览
■ “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10年酝酿,5年建成 ■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和世界首套可移动水下振动台台阵 ■ 可以真实复现人类记录的所有地震活动,为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减灾技术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图为2024年11月5日,项目验收试验。 11月5日,由天津大学牵头在天津建设的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能为重大工程抵御自然灾害、减轻灾害风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可大幅提升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保障重大工程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图为2024年1月20日,大型振动台吊装完成。 振动模拟是目前研究工程抗震性能最直接的试验方法,能为工程的设计、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