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国内豆粕市场的最新动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截止10月31日,豆粕库存连续三周下降,但受到进口成本下降、饲料养殖企业拿货增量有限以及国内供应充足等因素的影响,豆粕市场反弹受限。文章还提到了美国大豆丰产、南美降雨天气对进口成本的影响,以及国内豆粕市场供应充足的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豆粕库存连续三周下降
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已经连续三周下降,减少达46万吨。这是由于国庆长假期间工厂减产停机,但下游饲料养殖企业持续拿货后库存出现了下降。
关键观点2: 进口成本下降限制豆粕市场反弹
由于南美产区的降雨天气和美国大豆预期丰产,美盘大豆期货主力合约持续下滑,带动进口美国大豆成本跟随下降,已经逼近3650元/吨。这使得豆粕市场的反弹受到限制。
关键观点3: 饲料养殖企业拿货增量有限
虽然进入四季度后饲料养殖企业对豆粕需求逐渐增加,但经过国庆后大量备货后后期继续拿货数量有限。同时,养殖户的拿货积极性被削弱,市场对豆粕的需求增量仍然有限。
关键观点4: 国内豆粕市场供应充足
中国的大豆进口数量在增加,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大豆进口数量为1137.1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大豆商业库存也呈现止降回升的趋势。尽管豆粕库存下降,但在后期开机率逐渐恢复的情况下,国内豆粕供应宽松格局难改。
文章预览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止10月31日当周,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103万吨,较9月20日当周高点已经连续三周下降,减少达46万吨,主要是国庆长假期间工厂减产停机,但是下游饲料养殖企业持续拿货后库存出现了下降,这对近期豆粕市场提供了支撑,但因进口成本下降、下游拿货增量有限且国内供应充足继续限制了豆粕市场的反弹。 进口成本跟随美盘大豆大幅回落 受美国大豆预期出现创纪录的丰产,加之南美的巴西及阿根廷产区出现了有利于大豆播种及生长的降雨天气,令美盘大豆期货主力11月合约自1069.75美分/蒲式耳持续下滑,至昨日收盘最低降至981美分/蒲式耳,下降88.75美分/蒲式耳,并带动进口美国大豆成本跟随下降,最低已经逼近3650元/吨,成本端对豆粕市场的支撑无力。 饲料养殖企业拿货增量较为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