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精读君

为什么要注重内在理由,避免被外在理由带偏?

精读君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2-13 13: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过度理由”这一概念,即外在理由取代内在理由成为行为的支持力量,导致行为从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文章通过德西的实验解释了过度理由如何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强调了注重内在理由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在面对外在理由时要保持警惕,避免被带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过度理由的概念

外在理由取代内在理由,成为行为的支持力量,导致行为从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

关键观点2: 德西的实验

实验证明了过度理由如何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揭示出奖励等外在因素可能改变人们对任务本身的内在兴趣。

关键观点3: 注重内在理由的重要性

内在理由是驱动行为的重要因素,应该关注并培养内在兴趣,而非仅仅依赖外在奖励。

关键观点4: 面对外在理由要保持警惕

外在理由可能会干扰对内在理由的探索,因此需要警惕并避免被外在理由带偏。


文章预览

精读君通识词典 已上线2000+概念 为什么要注重内在理由,避免被外在理由带偏? 你好!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概念,是「过度理由」。 过度理由指的是,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变成行为的支持力量。于是,行为从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 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曾经邀请过一群大学生作为被试,让他们单独解决一些测量智力的问题。 第一阶段,研究者让被试自己做题,不给任何奖励。 第二阶段,研究者将被试分成两组,一组还是没有奖励地做题,另一组每解1题就可以得到1美元奖励。 第三阶段,自由活动,被试的行为不受任何限制,以考察被试对解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没有奖励组的被试,在自由活动阶段仍旧继续解题,而有奖励组的被试,在自由活动时,就对解题没什么兴趣了。 对此,德西解释说, 第二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