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蒋大铭医生诊治的一位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案例。患者因全身无力、低烧和呼吸困难前来就医,最终被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伴有二尖瓣赘生物形成。通过口腔检查和血培养,找到了致病微生物——口腔链球菌。经过拔牙、抗感染治疗和心脏手术,患者康复良好。文章还强调了保持口腔卫生对于降低菌血症风险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患者因全身无力、低烧和气喘来到医院就医。
经过诊断,患者被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伴有二尖瓣赘生物形成。
关键观点2: 口腔链球菌是引起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微生物。
该微生物通过龋齿感染进入血液,并在心脏瓣膜上繁殖形成赘生物。
关键观点3: 患者接受了拔牙、抗感染治疗和心脏手术。
手术包括清除二尖瓣上的赘生物,并修复破损的二尖瓣。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关键观点4: 保持口腔卫生是降低菌血症风险的关键。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人群,定期口腔保健和经常刷牙比抗生素预防更有意义。
文章预览
本文作者: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蒋大铭 雷打不动的广场舞领队,突然跳不动了? 不仅是跳不动舞,稍微做几个动作就气喘吁吁,甚至上几个台阶就感到吃力。整个人全身无力,还长期低烧。 疾病元凶到底在哪儿?直到我在患者的嘴里,看到了几颗烂牙…… 几颗烂牙,差点毁了她的心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门诊,来了一位我的老病号。 这位病人 3 年前曾在我这里做过冠脉搭桥,不过,这次来求医的却是老病号的爱人章阿姨。 3 个月前,一直活跃在广场舞领舞位置的章阿姨突然「变了」,全身无力低烧,还总觉得喘不上来气。 由于家人曾经在我这里做过心脏手术,对于这样的症状第一时间警觉起来,赶忙送章阿姨在就近医院查了个心超, 结果显示「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赘生物形成伴严重关闭不全」。 诊断十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