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为《哲学名家对谈录——英美分析哲学PK欧洲大陆哲学》第四场对话录,涉及哲学和哲学史的关系,以及英美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的差异与联系。参加人员包括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的代表,共同讨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方法、以及哲学教育的方向。对话涉及逻辑、概念分析、系统反思、辩证逻辑、哲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哲学与价值的关联等多个方面。尽管双方存在分歧,但均认同哲学是探索真理的独特活动,并希望通过哲学学习启发思考,提升哲学素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对话讨论了哲学和哲学史的关系,强调哲学史对于哲学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哲学史不等于哲学本身,需要区分哲学史研究和哲学实践。
关键观点2: 英美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的差异与联系
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在研究方法、理论焦点和哲学理念上存在差异,但两者都致力于探索真理,推动哲学的发展。
关键观点3: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研究方法
讨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如存在、自由意志、真理等,以及哲学研究的方法,如概念分析、逻辑论证、系统反思等。
关键观点4: 哲学与生活的联系
探讨了哲学如何影响生活,如何提供对世界的理解,以及哲学如何为人生提供意义。
关键观点5: 哲学教育的方向
对话强调了哲学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哲学教育应该如何促进学生思考、提问,以及如何通过哲学学习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
文章预览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000 有惊喜 选自邓晓芒主编《哲学名家对谈录——英美分析哲学PK欧洲大陆哲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英美分析哲学PK欧洲大陆哲学 第四场:答学生问(2006年6月19日晚上) 参加人员: 分析哲学: 张志林(中山大学哲学系) 程炼(北京大学哲学系) 叶峰(北京大学哲学系) 朱志方(武汉大学哲学系) 大陆哲学: 邓晓芒(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何卫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邓安庆(复旦大学哲学系) 中立立场: 慈济伟(香港大学哲学系) 主持人:邓晓芒 在听了这几次会以后,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或者给在座的老师要提出来的问题,包括你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教给你们什么样的哲学,如何教,你们希望这个教学,哲学教育应该怎么做的一些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再就是对这几次的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