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互联网上出现的大量讨论对象背后的现象,指出互联网上的讨论往往伴随着戾气的扩散,并分析了戾气产生的原因和背后的利益链条。文章还提到了人们在讨论时容易陷入回音室效应,以及网络去抑制效应、道德许可效应、群体极化效应等现象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互联网讨论中的戾气现象
文章指出互联网讨论中经常出现戾气扩散的现象,人们容易被负面情绪影响,产生极端行为。
关键观点2: 情绪感染与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
文章讨论了情绪感染现象,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远大于正面信息,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交媒体生态造成影响。
关键观点3: 回音室效应与人们观点的形成
文章指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容易陷入回音室效应,只接触与自己相似的观点,导致观点狭隘和极端。
关键观点4: 网络去抑制效应与现实和网络中的差异
文章讨论了网络去抑制效应,即在网络环境中人们更容易放松抑制,表现出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
关键观点5: 道德许可效应与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
文章分析了道德许可效应和群体极化效应如何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导致网暴等极端行为的出现。
关键观点6: 戾气背后的利益链条
文章揭露了戾气背后的利益链条,包括流量食人鱼引爆愤怒、流量变现的愤怒经济学等现象。
文章预览
来源:刘润(ID:runliu-pub) 观点:刘润 主笔:景九 责编:二蔓 导语 最近,互联网上挺热闹的。 先是钟睒睒在采访中,公开批评拼多多,喊话张一鸣,要求道歉。然后,是于东来不准胖东来员工要彩礼,付彩礼。以及,综艺《再见爱人》出圈,麦琳成为了婚姻问题的典型案例。还有,前体操选手转行擦边女主播…… 说起来,互联网上,好像很少能有这么一次,短时间集中出现这么多可供“讨论”的对象。或者说得直白点,很少能一下子,有这么多能引起网友“对骂”的对象和观点:首富。爹味。婚内巨婴。擦边女主播。…… 于是,网友各持己见,吵得不可开交。热搜一个接一个,热度节节攀升,根据11月中旬百度指数显示,胖东来,麦琳的搜索指数是董宇辉的近10倍。打开微博话题“麦琳”,每一个讨论都过万。 但是,你发现没有? 在这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