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投资机构与创业者之间因对赌协议引发的诉讼问题,以及IPO收紧对退出渠道的影响。提出与其争论对赌条款的有效性及回购诉讼的危害性,不如探讨如何让投资机构从“债主”回归经济“孵化器”的角色。文章还提到了投资机构面临的退出困境,包括IPO收紧、回购诉讼的影响,以及寻找其他退出渠道如并购、S基金的困难。最后呼吁资本要有耐心,做长期投资,鼓励创业者和投资机构之间建立相互信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对赌协议和回购诉讼
投资机构与创业者之间因对赌协议引发的诉讼问题,双方站在对赌协议的两端,面临回购条款的挑战。创业者面临更严峻的融资环境,而投资机构则在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退出困境。
关键观点2: IPO收紧的影响
IPO收紧导致投资机构退出变得困难,寻求其他退出渠道如并购、S基金等成为趋势。投资者转向寻求其他国家的上市机会,但面临不同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机构圈股权回购诉讼趋势明显,但赢诉后收益未必可观。
关键观点3: 耐心资本的需求
创投对耐心资本有强烈的需求和依赖,特别是回报周期长的硬科技创投。国家鼓励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动员有条件的社会资本做“耐心资本”,解决行业“缺长钱”和“无米下锅”的问题。
文章预览
与其争论IPO对赌条款的有效性及回购诉讼的危害性,探讨如何让投资机构从“债主”回归经济“孵化器”的角色或许是更切实的事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汤圆圆 编辑|杨秀红 今年以来,因触发对赌协议引起的诉讼案频频出现,而这些诉讼,也让创业者和投资机构站在了对立面。 2024年9月初,国产GPU(图形处理单元)独角兽象帝先计算技术(重庆)有限公司(下称“象帝先”)宣布遭遇资金危机,将与员工终止合同,并寻找外部融资机会。此前,象帝先已经完成20多亿元融资,估值达150亿元。 而象帝先遭遇资金危机,或与其签订的对赌协议相关。据公开报道,象帝先CEO(首席执行官)唐志敏在全员会议上表示,公司曾与股东签署一份对赌协议,承诺B轮融资规模要达到5亿元。如今,由于未达成目标,象帝先遭股东起诉,公司账户也被冻结。 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