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小米SU7事故背后,关于“全民智驾”元年的真相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25-04-03 20:02
    

主要观点总结

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日益发展,智驾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智驾技术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确保智驾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和挑战。文章还提到了行业内的不同观点,包括责任主体的变化以及AI技术在智驾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智驾技术的发展和安全性挑战

文章介绍了智驾技术的全面下放,以及随之而来的安全性问题。随着新能源汽车全域智能化的爆发,智驾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确保智驾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行业内外的共同关切。

关键观点2: 行业内的不同观点

文章提到了行业内关于责任主体的不同观点。在L3级自动驾驶时,人的角色将从主要的驾驶者转变为辅助监管者,这一转变意味着责任主体的变化。此外,行业内对L2与L3的最大区别也在责任主体上。

关键观点3: AI技术在智驾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文章强调了AI技术在智驾领域的重要性,并指出AI革命对汽车行业的影响。AI技术如多模态大模型正在赋能高阶自动驾驶技术,但解决大模型的安全可靠性问题同样重要。

关键观点4: 智驾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文章指出保证智驾系统安全性的几点要求,包括具备强泛化能力和人类的认知水平、构建一套保护机制以及在符合人类驾驶习惯的同时实现透明稳定的决策等。

关键观点5: 行业未来的展望和发展趋势

文章展望了智驾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新的产业链规则和发展模式的建立、AI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突破、以及汽车行业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等。


文章预览

安全是智驾的底线。 文 |《中国企业家》记者  任娅斐 王文彤 编辑 | 马吉英 头图来源 |视觉中国 在智驾技术全面下放之际,小米SU7事故为行业再次敲响“安全”警钟。 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2024年搭载国内L2及以上功能的新车上险量为1309.4万辆,同比增长31.5%;渗透率为57.3%,同比增加10.0%。其中,具备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上险量为280.8万辆,同比增长89.2%;渗透率为12.3%,同比增加5.3%。 在智能汽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确保智驾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欧阳明高  来源:电动汽车百人会 “全民智驾不是全民自动驾驶。”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表示,目前全民智驾主要是L2+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多模态大模型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