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养老服务和托育服务的内容。具体提出了新建养老服务中心、家庭养老床位、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等举措,并强调关注“老老人”和“小小孩”的照护问题。文章还提到了北京在养老和育儿方面的长期发力,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这些领域会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的具体措施。
报告中提出要新建养老服务中心、优化养老助餐点布局、老楼加装电梯完工、新建家庭养老床位和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等。
关键观点2: 报告关注“老老人”和“小小孩”的照护问题。
这两个群体是家庭中的痛点所在,尤其对于职工家庭来说,照护他们常常面临两难问题。北京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同时也在打造儿童友好城市方面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担当。
关键观点3: 北京一直在相关领域发力以解决养老和育儿问题。
北京首次提出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这一概念,全市普惠幼儿园开办托班等举措体现了北京在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力。
关键观点4: 人们对养老和育儿会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养老服务质量和托育中心提供的有质量的教育等进一步需求会涌现出来。
文章预览
以实实在在的力道为每个家庭提供托举 。 ▲2025年1月14日,北京会议中心,代表们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文 | 江城 据新京报报道,1月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 谈到今年具体要做好的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优化养老助餐点布局,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2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引导各行业完善适老化服务。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这一番关注“老老人”和“小小孩”的表述,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在特定政策或社会服务的语境中,“老老人”通常指的是80岁以上或失能失智的老年人,这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