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个人不良贷款市场的爆发式增长,通过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转让的不良贷款规模迅速扩大,但成交率仅为60%-70%。个贷不良挑战和银行零售资产风险的释放仍处压力之下。同时,市场下游机构实际亏损,资金回本周期长。数字化提升虽能提高处置效率,但无法改变商业逻辑。未来市场回暖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个人不良贷款市场爆发式增长
通过银登中心转让的不良贷款规模迅速扩大,预计个贷不良市场将继续增长。
关键观点2: 成交率仅为60%-70%
市场上抛出的不良资产包多,但真正成交的不多,显示市场供需不平衡。
关键观点3: 银行零售资产风险仍存
银行零售资产风险仍处于释放阶段,后续改善压力仍然存在。
关键观点4: 市场下游机构盈利困难
AMC公司转让不良资产时面临定价问题,实际亏损情况普遍,资金回本周期长。
关键观点5: 数字化提升处置效率
数字化技术如DeepSeek大模型可以提高AMC的决策精准度,但在不良资产管理的主要专业环节作用有限。
文章预览
▎ “2024年行业最大的变化是,整个市场上抛出来的不良资产包非常多,但真正成交的大概只有60%-70%。抛的货多了,接盘的人少了。” 作者|蔡鹏程 编辑|刘洋雪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个贷不良市场正在爆发式增长。 数据可以直观反映这一趋势,2024年全年,通过银登中心转让的不良贷款共计2258亿元,是2023年的1.8倍,转让笔数暴涨260%,不良贷款背后的借款人从342万增长到了555万。 趋势还在持续。多位业内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鉴于目前大量机构尚未进入,预计2025年通过银登中心转让的不良贷款至少再增长1.5倍,规模超3000亿元是确定性事件,也有部分人士预测将突破3500亿。 浙江省投融资协会个贷专委会秘书长甘小虎向钛媒体App表示,自2021年,原银保监会允许试点机构批量转让个贷不良,资产包的转让已经从场外基本转移至场内银登中心(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