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高校科研中的贫富差距、学历年龄隐性歧视、高度激烈的考核和佛系竞争被动躺平的现象。文章指出,科研差距大,马太效应明显,普通老师面临严重的过劳问题。申报课题时,硕士及以下学历的老师处于弱势,申请通道拥挤逃生通道狭窄。考核背后是绩效和资金的二次分配,导致竞争白热化。佛系竞争被动躺平成为一些老师的选择,但也有一些老师积极寻求提升科研能力的方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校科研贫富差距大,马太效应明显。
文章指出,高校科研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马太效应明显,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普通老师很难赶超前沿。
关键观点2: 学历年龄隐性歧视在申报课题时存在。
文章提到,在申报课题时,硕士及以下学历的老师处于弱势,年龄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过了特定的年龄门槛,竞争压力会大大增加。
关键观点3: 高校科研考核激烈,资金和资源有限。
文章指出,高校科研考核背后是绩效和资金的二次分配,竞争激烈。由于资金和资源的有限性,导致考核标准极高,大多数老师达不到学校的考核要求。
关键观点4: 佛系竞争被动躺平成为一些老师的选择。
文章提到,一些老师选择佛系竞争,无欲无求,不参与激烈的竞争,以此来减轻压力。但同时也有一些老师积极寻求提升科研能力的方法,如咨询如何快速获得硕博学位等。
文章预览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高校里的科研“贫富”差距非常大,已经出现两极分化。 1.差距到底有多大? 今天有读者问夫子当初评职称靠的是啥?是文凭嘛? 不是靠文凭,主要是堆科研。但夫子算是栖身学术最底层的小吗喽。 夫子细数了一下子的科研“大厦”,东西少的可怜。 两项国家课题,三项省级课题,十几篇论文,一部专著,还有三四个省级奖项。 别看上面堆的东西多,青椒、大咖只需要来篇超级C刊,那就是如来佛的五指山,直接能给咱摁死。 夫子记得给自己以前的老大整理材料,人家单单SCI就一百多篇,除了一作就是通讯。 就这还不算著作、发明、奖项和各种扛打硬实的头衔。 前辈们科研上车上的早,比不过,压根儿就不可能比得过。 2.学历年龄隐性歧视 这年头,在申报课题上,硕士及以下学历天然弱势。 如果仅仅只是一个硕士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