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天天看余杭

剧毒,无特效解药!一男子食用后身亡,疾控紧急提醒

天天看余杭  · 公众号  ·  · 2025-03-22 18: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珠海一男子因食用蟾蜍中毒离世的事件,提醒公众蟾蜍体内含有剧毒物质,误食有死亡风险。文章还介绍了其他有毒动植物如野生河豚鱼、织纹螺、野生毒蘑菇等,并提醒公众不要捕捞、采摘、买卖、食用这些有毒有害动植物。同时,给出了食物中毒后的应急处置方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蟾蜍含有剧毒物质,误食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蟾蜍的皮肤及腺体中含有多类有毒物质,包括蟾蜍毒素、肾上腺素类似物等,直接接触或食用都可能引发毒性反应。民间流传的‘蟾蜍去毒偏方’缺乏科学依据,用高温、泡酒、只吃腿肉等方法都无法去毒。目前尚无特效药解毒,预防方法是不要捕捞、食用蟾蜍及其制品。

关键观点2: 野生河豚鱼也有毒性,需专业处理方可食用。

每年3-5月是野生河豚鱼毒性最强的时节,其毒性由河鲀毒素引起,0.5毫克就能致死。河鲀毒素耐酸、耐高温,一般的烹调手段无法破坏其毒性。预防方法是不要捕捞、食用野生河豚鱼。

关键观点3: 其他有毒动植物如织纹螺、野生毒蘑菇等也需警惕。

织纹螺、野生毒蘑菇等也有毒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预防方法是不要采摘、买卖、食用这些有毒有害动植物。一旦误食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催吐并尽快就医。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