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及其续集《哪吒2》的票房成就和周边产品的热销情况,分析了泡泡玛特通过与电影联名推出周边的营销方式及其成效。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泡泡玛特的发展历程以及创始人王宁的创业经历,以及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范围内的上映和影响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中国电影史总票房新冠军,带动泡泡玛特周边产品热销。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57.79亿元,超越《长津湖》,成为新的票房冠军。电影热度持续高涨,使得泡泡玛特与版权方推出的周边产品供不应求,线上线下渠道产品全部售罄,预售名额被光速抢空。
关键观点2: 泡泡玛特调整生产计划积极补货,回应断货问题。
面对网友的吐槽和求购热潮,泡泡玛特方面人士回应称已经调整了生产计划,积极补货。联名系列是随着电影热度的走高而逐渐在泡泡玛特的各个渠道售罄的。
关键观点3: 泡泡玛特与《哪吒2》联名周边的开发历程和开发策略。
联名周边开发历时1年半,追求产品品质的同时与电影同步上市。通过深度沟通,做了不少二创设计。不同于传统影视衍生品开发的滞后性,泡泡玛特选择零时差策略,与电影上映同步推出产品,实现情感投射与情绪共振。
关键观点4: 泡泡玛特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扩大,借助《哪吒2》提升国际知名度。
凭借《哪吒2》的热映和联名周边的热销,泡泡玛特国际品牌影响力得到提升。目前已经在东南亚、北美等市场崭露头角,并计划在海外门店上架发售哪吒盲盒。有消息称,《哪吒之魔童闹海》即将在海外上映,进一步带动泡泡玛特在海外的发展。
关键观点5: 王宁和饺子创业经历的相似之处以及他们面对的挑战。
王宁和饺子都是从对动画的热爱出发,经历了艰难创业历程。王宁通过开设潮流玩具店逐渐发展壮大了泡泡玛特,而饺子则凭借对动画的执着和热忱创作了《哪吒》系列电影。他们都面临着投资人的冷遇和市场的质疑,但最终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功。
文章预览
给大人做玩具,给大人拍动画。 作者 | 李小霞 编辑 | 乔芊 2月6日午间,《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57.79亿元,超越2021年国庆档上映的《长津湖》,成为中国电影史总票房新冠军,用时不到9天。一天后,《哪吒2》票房破60亿。 伴随新纪录的诞生,作为电影主投方和发行方的光线传媒当日尾盘20%涨停,股价创近4年新高。而电影热度的持续高涨,则让泡泡玛特与版权方推出的周边成为稀缺品,供不应求。 在线上线下渠道产品全部售罄后,预售名额也是被光速抢空,且要到四五月份才能陆续发货。网友一边在社交平台上吐槽“根本买不到”,一边讨伐泡泡玛特为何不补货,是不是在搞饥饿营销。 面对难以招架的求“吒”热潮,泡泡玛特方面人士昨天就断货做出了回应:“我们紧急调整了生产计划,积极补货。” 有意思的一点是,该人士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