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围绕深圳的消费券展开讨论,描述了消费券的优惠力度以及人们对消费券的不同态度和反应。文章提到了消费券对于刺激消费的作用,以及消费券的变化和产生的影响。此外,文章还引出了一些与消费券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是否会导致额外消费或冲动消费等,并邀请读者分享自己的看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消费券的优惠力度和人们的反应
文章中描述了消费券的满减优惠,如满50.1元减50元,满999元减200元等,人们为了这些优惠会趋之若鹜,甚至把消费券转换成购物卡或转手卖掉购物卡以获取差额。
关键观点2: 消费券的变化和产生的影响
文章指出消费券经过了三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垂直分类和发放载体的丰富化。消费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优惠方式,而是成为了一种财政游戏,刺激消费的手段。
关键观点3: 消费券的乘数效应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消费券的乘数效应达到了10.7倍,也就是说每发出去1元的消费券,就会带动超过10元的消费。
关键观点4: 人们的实际经历和看法
文章引出了一些实际问题,如是否会因为消费券导致额外消费或冲动消费等,并邀请读者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看法。
文章预览
来深圳上班之后,成年人最大的一场豪赌就是抢消费券。满50.1元减50元,满999元减200元,这场“天降优惠”,没有人能不为之兴奋,人人都趋之若鹜。 张晓芳作为“薅族”一员,面对每次消费券都志在必得。什么时候在哪里领劵,券额有多大,能在哪些商铺使用,有没有区域的消费限制,她都会提前了解好。 把有限的优惠要转化成最大可能 的 优惠是她的“人生信条”。 有的消费券有使用期限,抢到后她就会选择前往大型超市,把消费券兑换成购物卡,这样就解决了消费券期限的问题——甚至直接把购物卡转手卖掉,获得差额,赚上一笔。 消费券,实则是一门发钱的艺术,是一场充满预谋的“骗你花钱”的财政游戏。 通过发放消费券,来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已经成为了从国家到地方的共识。毕竟,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吃穿住行用都在为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