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互联网环境下检测图片是否来自生成软件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包括加州AI监管法案的提出、C2PA标准的实施现状、以及基于图片色彩饱和度的检测方式(如ELA算法)的应用。文章指出,随着AI技术的普及,生成图像的质量越来越高,肉眼难以辨别,需要从技术手段上加强识别能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互联网环境下检测图片生成来源的必要性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生成图像的质量越来越高,难以通过肉眼辨别。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检测图片是否来自生成软件已经成为一种刚需。
关键观点2: 加州AI监管法案与C2PA标准的实施
加州AI监管法案要求AI生成的图片、视频和音频中必须包含可以解读出原始出处的数据。C2PA标准是一种基于元数据参数的图片出处判定方式,但目前的支持设备和软件较少,且容易被改动。
关键观点3: 基于图片色彩饱和度的检测方式(ELA算法)
ELA算法是一种检测图像是否经过编辑或生成的方法,通过比较JPEG图像中未经编辑和编辑后的差异来识别修改部分。但该方法对于高度逼真的生成图像可能无法得出明确结论。
关键观点4: 生成图像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生成图像的质量越来越高,使得肉眼和现有技术手段难以辨别。这可能导致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图像信息无法确认其真实性和可信度,给日常生活带来认知处理麻烦。
文章预览
以眼下的互联网情况来说,检测图片是否来自生成软件,眼看就要变成一种「刚需」了。 加州 AI 监管法案很快要迎来投票,现在网络上各家公司、学者,吵成了一锅粥。无人在意的角落,OpenAI、Adobe 和微软,已经表示支持法案其中的一项:AB 3211。 这项法案要求由 AI 生成的图片、视频和音频中,必须在元数据中包含可以解读出原始出处的数据,否则,最高可以处以十万美元的罚款。 老实说,对于加州硅谷里那些个大公司来说,十万美元真不算什么…… 法案内容中,没有提到具体的执行标准,但又处处都是暗示。所谓的「行业标准兼容」,「使用数字签名」和「嵌入水印」,说的不就是 C2PA 嘛。 C2PA 标准,脱胎于由 Adobe 牵头、专门致力于真实内容检测的项目,Content Authenticity Initiative(CAI)。它的想法是,利用 EXIF 等元数据参数,作为图片 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