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是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全国性证券专业日报,是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报纸。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证券报

锚定资管业务规范化管理,券商资管机构频频出手

中国证券报  · 公众号  · 证券  · 2025-01-10 10: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的相关内容。随着整改过渡期的临近结束,券商大集合产品的处理方式成为关注焦点。目前主要有四种处理方式:取得公募牌照、变更管理人、转为私募资管计划以及清算。其中,变更管理人是首选做法。文章还提到了中信证券资管与华夏基金的协同合作,以及资产管理行业各参与主体的长期战略布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整改要求

中国证监会要求券商大集合产品向公募基金转型,并对标公募基金进行管理,即完成公募化改造。

关键观点2: 券商大集合产品的处理方式

目前主要有四种处理方式:取得公募牌照、变更管理人、转为私募资管计划以及清算。变更管理人是首选做法,已有方正证券金立方一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管计划等案例。

关键观点3: 中信证券资管的决策与行动

中信证券资管面临大集合产品转型问题,通过与华夏基金的合作,共同推动管理人变更并注册为公募基金。其母公司中信证券作为华夏基金的控股股东,具有实力和经验优势。

关键观点4: 资产管理行业的长期战略布局

资产管理行业各参与主体需结合自身禀赋,做好长期战略布局,坚持深耕市场,满足不同投资者的理财服务需求。只有更好地服务投资者,才能在市场中有长足发展。


文章预览

2018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要求券商大集合产品向公募基金转型,并对标公募基金进行管理,即完成公募化改造。考虑申请公募牌照所需的时间以及产品最终规范化管理的难度,监管机构给出了过渡期安排。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随着证券公司大集合产品整改过渡期临近结束,变更管理人、变更为私募资管计划、清算,成为券商资管的主要选择。 过渡期内券商参公大集合产品的选择 随着时间流逝,过渡期临近结束,券商大集合产品将何去何从? 记者注意到,市场上主要有四种做法:取得公募基金牌照、变更管理人、变更为私募资管计划、清算。 截至2023年底,已有14家券商获得公募牌照,旗下大集合产品成功转型为公募基金,2024年无一家券商获得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