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讨好型人格的特性和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指出取悦行为倾向过强可能变成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会带来困扰。文章强调优先满足自身需求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有策略地设定边界,逐步建立自信,改变讨好型人格的方法。同时,文章也阐述了果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雅地说‘不’,包括直接表达、不拖延时间、掌控自己的决策、不谎称自己没空以及提供替代方案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讨好型人格的特点和困扰
文中提到讨好型人格为了维持良好关系和融入群体,常常做出让步和妥协,但过强的取悦行为倾向可能变成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造成困扰。
关键观点2: 优先满足自身需求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人需要优先考虑自身需求,这并不是建议忽视他人,而是在关注他人需求之前先关注自己的需求。
关键观点3: 改变讨好型人格的方法
通过有策略地设定边界,逐步建立自信,可以改变讨好型人格。《边界感》一书介绍了相关方法。
关键观点4: 果断的重要性
果断是一种尊重他人的健康行为方式,能自信地表达立场。文中介绍了如何在拒绝他人时保持果断。
关键观点5: 如何优雅地说‘不’
文中详细阐述了直接表达、不拖延时间、掌控自己的决策、不谎称自己没空以及提供替代方案等技巧,帮助人们在拒绝他人时保持优雅和尊重。
文章预览
你是否时常遭受否定,因渴望被认同而不自觉地迎合他人,甚至无限度地做出自我牺牲?你是否总以卑微、隐忍和顺应来满足他人对你的要求?是否一再妥协和退让以避免冲突? 没错,这就是所谓的“讨好型人格”。 严格来说,讨好型人格并不是心理学上的定义,这只是一个为了方便大众理解和沟通而创造出来的说法。它既不是一种人格特质,也不是一种病症。我们为了维持良好的关系,为了融入群体与社会,所以总会做出这样那样的让步与妥协,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这种取悦行为的倾向过强了,那它可能就变成了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就会给自己造成困扰。 打破这一模式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勇敢地拒绝别人,确立好自己的“边界感”。具体如何操作?畅销书作者达蒙·扎哈里亚德斯(Damon Zahariades)的新书《边界感》中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