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王
哲学家的自负+理想国的蓝图=柏拉图的奥秘,在此享受人类堕落之前所能享受到的幸福和欢愉……
今天看啥  ›  专栏  ›  哲学王

张鸣: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不肯跪的人,中国才得以改变

哲学王  · 公众号  · 哲学  · 2025-02-20 22:3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讲述了元朝以来,士大夫地位变迁的历史。元朝时期,士大夫地位低贱,受到蒙古统治者的轻视。明清时期,士大夫地位虽有所提升,但仍未恢复到宋时的地位。在皇权面前,士大夫常常被视为奴才。文章还提到了清朝末年,部分士大夫对奴才状态的反思和反抗,如张謇和蔡元培的挂冠而去和投身革命。文章最后强调了找回士大夫的尊严的重要性。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张鸣的作品,深度挖掘中国历史和社会现象,揭示历史的真相和人性的假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元朝时期士大夫地位低贱,受到蒙古统治者的轻视。

在元朝,士大夫被视为地位低下的阶层,受到蒙古统治者的轻视和侮辱。这主要是由于元朝的皇帝是蒙古的大汗,他们根本看不起汉人和汉文化,对士大夫也不尊重。

关键观点2: 明清时期士大夫地位有所提升,但仍未完全恢复。

虽然明清两朝在形式上回归传统,尊重孔夫子,推崇科举,但士大夫的地位并未完全恢复。在皇权面前,他们依然被视为奴才,受到羞辱和打压。

关键观点3: 清朝末年部分士大夫开始反思和反抗奴才状态。

在清朝末年,一些士大夫开始反思和反抗奴才状态,如张謇和蔡元培的挂冠而去和投身革命。他们的行为展示了不跪的勇气和尊严,也找回了士大夫的灵魂。

关键观点4: 张鸣的作品深度挖掘中国历史和社会现象。

张鸣的作品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历史的真相和人性的假面。他的作品游走在刀刃上,毫不避讳,无所不言。


文章预览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000  有惊喜 作者张鸣 原载《廉政瞭望》2011年第7期 严格说起来,士大夫被皇帝不当回事,以奴才视之,是打元代开始的。 没法子,所谓元朝的皇帝,其实是蒙古的大汗,做汉人的皇帝,只是一个兼职。这个在马上打了半个地球的勇猛民族,跟中土所有的王朝都不一样,根本看不起汉人和汉文化,当然也不明白历代皇帝跟士大夫共天下的苦心。士大夫之地位低贱,莫过于此朝。说是“十儒九丐”,也许有点过,但读书人肯定赶不上服侍蒙古人的猎手和为蒙古人做玩意的工匠,所以只好弄弄小曲,聊以度日。 那年月,真正有地位的“知识人”,是翻译,当时叫通事。这些人别看汉文功夫一塌糊涂,敢把皇帝的诏书译得乱七八糟,鄙俚不堪,跟市井闲话似的,但人家说话就是有分量,管用。 既然元朝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