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前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对于危机的看法、人们对于危机的心态和应对方法,分析了当前经济数据的状况,并指出其中的问题和风险。同时提到,机构如何受此影响而产生对利率的想象和对资产价格的看法背后的逻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白川方明关于危机和人类心态的观点
文章提到前央行行长白川方明指出人类难以从他人的教训中学习,因为存在侥幸心理。真正的乐观主义是从数据中发现规律,而真正的悲观主义是面对历史同样的规律却选择自我安慰。
关键观点2: 关于经济数据和赤字的问题
文章分析了最新的经济数据,指出存在需求疲软的问题。同时提到财政赤字扩大,需要更多的宏观债务,如果居民部门不帮忙转移债务,可能面临GDP质量下行的问题。
关键观点3: 机构如何应对
文章讨论了机构在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时的应对策略,包括看多资产价格背后的逻辑和对利率下行的预期。同时指出,这种想象可能会掩盖真实的经济问题。
关键观点4: 关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和PPI价格的问题
文章提到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额疲软可能是就业市场修复的先行指标。PPI价格的结构性承压可能会延长,对企业利润造成影响。
关键观点5: 其他观察与提醒
文章还提到了居民收入的问题,指出通缩尚未缓解。并提到了存款利率的趋势和如何理解经济数据的建议。
文章预览
1 日本前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在他的书《动荡时代》里这样写道: “人类除非真正经历危机,否则很难将来自他人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 因为人总是抱有 “侥幸心理”——我们不一样。 并且派生出一顶百试百灵的帽子 ——你觉得一样,是太悲观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呢? 因为这些人喜欢 “叙事”,而不喜欢规律和数据。 在我看来,真正的悲观,是面对历史同样的规律却选择 “自我安慰”而“贻误战机”。 真正的乐观,是从数据中发现规律,然后尽早找出对的解决方式。 只有 1% 的人幸福,和 99% 的人都幸福,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思考维度。 终将导致两种不同的结局。 2 11 月财政数据出来了,我算了下,两本账收支终于超过了 2022 年同期,创下了历史最大赤字规模—— 这依然是在非税收入占比历史新高的背景下。 赤字变大,意味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