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作者 | 程维妙,张欣 编辑 | 周炎炎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高冰洁 2024年以来,保定银行、乌海银行、天府银行等获国资增持,数量较往年增加,其中乌海银行实现从非公企业向国有金融企业的转身。 但事情的另一面,是在“退金令”等政策下,中原银行、汉口银行、哈尔滨农商行等至少20家银行股权被央国企股东抛售,转让规模也有所上升。 为何会出现央国企一边增持、一边抛售的情况?在当前信贷投放难度较高、息差压力加大背景下,对银行分别会产生怎样影响? 多位受访者称,从2024年央国企转让的银行股权比例看,多数不到5%甚至更低,属于财务投资,不会对银行本体产生很大影响。不过对于一些净资产收益率较低、收入增长乏力、利润表现不佳的银行,央国企股东撤退可能会加剧其经营压力。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