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注:本文由蔚青学者原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蔚青学者 公众号(ID:WQscholar)——青年学者学术生涯的陪伴者。成立以来,蔚青学者每日更新推送即时资讯。内容主要围绕科研学者们最为关心的求职、科研与学术领域的政策与信息汇总,致力于为更多的青年学者提供更加专业、更敏锐的资讯与解读。 各行各业,皆有或隐或显的“年龄门槛”。 在科研圈的职场上,以35岁现象为代表的年龄焦虑更为明显,几乎约等于“危机”“焦虑”和“淘汰”。 然而,科研人的35岁时期不应被无情贴上如此残酷的标签, 35岁,正是科研者职业成长的黄金期 ,它不该是警戒线和终点线, 它应该是“窗口”和“起点”,与之更匹配的标签,应叫作: 未来可期。 01. 时间表“围城” 科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