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一位被诊断为先天性副肌强直(MC)的8岁男孩小明的病例。小明因面部和四肢远端的肌肉症状就医,经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基因检测确认为SCN4A基因变异导致的MC。文章介绍了MC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检查与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患者信息
8岁男孩小明,表现出先天性副肌强直的症状,包括面部和四肢远端的肌肉僵硬和肌无力。
关键观点2: 诊断过程
经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基因检测,确诊为SCN4A基因变异导致的先天性副肌强直(MC)。
关键观点3: 临床表现
MC的主要症状包括肌肉肥大、肌强直、动作笨拙等,症状在寒冷环境中会加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易激动、情绪低落等。心脏一般不受影响。
关键观点4: 检查与诊断
先天性肌强直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采集、临床查体、肌电图检查、血肌酶谱检测和基因检测。肌电图表现肌强直放电,血清肌酶谱检测可见肌酸激酶(CK)轻度升高,最终通过基因检测确诊。
关键观点5: 治疗与预后
MC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药物治疗、避免加重诱因和心理支持。虽然MC进展缓慢,但患者仍需注意避免危险情况,如冷水游泳和进食寒凉食物。
文章预览
8岁的小明(化名)自出生以后,脸上始终就像戴了一副面具一样刻板僵硬,从来没有过笑容,起初考虑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可能,但随着年龄增长,小明并没有出现社交障碍、行为异常或语言障碍,也曾去多家医院求医,但是了完善头颅MRI、脊髓MRI、血生化,电解质、心肌酶、血尿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未明确,未予特殊治疗。 这次,经人介绍来到某三甲医院,接诊的神经内科医生为小明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查体,考虑为某种罕见病,经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并完善了基因检测,印证了医生的判断,确诊为SCN4A基因变异导致的先天性副肌强直(MC)。 医生介绍,先天性肌强直(myotonia
congenita,MC)发病率约(0.4-0.5)/10万,自幼可起病,主要面部和四肢远端症状明显,遇冷、剧烈运动或使用激素后肌强直和肌无力症状可加重,极易误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