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记住导师的车牌号、观察微信运动步数、关注学术大会安排、分析社交媒体动态以及主动预约导师时间等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监控’导师,从而更好地把握读研读博的主动权。同时,文章也强调了了解导师动态和偏好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与导师沟通和安排自己的学术计划。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记住导师的车牌号
通过导师的车辆情况判断其是否在实验室,是简单实用的方法。
关键观点2: 观察微信运动步数
微信运动步数可以推测导师的日常活动状态,从而做出学术规划。
关键观点3: 关注学术大会安排
通过了解导师的学术日程,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术活动。
关键观点4: 分析社交媒体动态
通过分析导师在社交媒体上的动态,可以了解导师的具体位置。
关键观点5: 主动预约导师时间
主动与导师预约时间讨论课题进度,能避免被临时查岗,更好地掌握主动权。
文章预览
导师,一个神秘莫测的科研巨头。时而隐身,时而出现。 导师出现在实验室的时间可能是法定节假日,也可能是原本有课的白天,甚至下半夜。 了解导师的动态和偏好对于把握研究方向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dddd)! 最近就有一个热帖 —— 研究生送了导师一副耳机,方便来定位导师~ 评论区甚至有人分享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图源:小红书 不过一副耳机来监控导师动向,成本还是太高了,本文将介绍一些 「 简单实用 」 的方法, 只需 0 元,就能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监控」导师,从而掌握读研读博的主动权。 如何 0 成本 「监控导师」? 进课题组第一件事:记住导师的车牌号。 如果导师开车上班,停车场的车辆情况可以成为他们是否在实验室的 「 信号 」。 车在人在: 如果导师的车辆在停车场,导师本人也在实验室并刚好被你碰到,不
………………………………